燕京学院书法系师生共学党史(十一)
重要论述
1925年6月6日
中国共产党发表告全国民众书
上海及青岛日资纱厂工人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血腥镇压。为号召中华民众奋起,使反帝的斗争形成高潮,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告全国民众书,指出了这次上海事变的性质不是偶然的,完全是政治的。英、日帝国主义之大屠杀而引起的全上海和全中国的反抗运动之目标,决不止于惩凶、赔偿、道歉等“了事”的虚文,解决之道不在法律而在政治,所以应认定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其主要目的。这次大屠杀引起的反抗运动,将是一种长期的民族斗争。
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各种被压迫阶级的群众来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中国共产党更号召全国各种被压迫阶级的群众坚持斗争到底,来维护并发展这个长期的民族斗争。中国共产党提醒全国民众的注意:望上海和全体奋起的民众,继承流血烈士之遗志。在长期的民族斗争中拥护最被帝国主义仇视压迫的工人群众之利益;勿中帝国主义的离间政策,使最忠于民族利益的工人阶级有任何不堪之危险,而民族解放运动亦因此而遭断羽不振之打击。
1950年6月6日
邓小平在中共重庆市第二次代表会议上作报告。
在报告中,邓小平结合布置即将开始的全面整风工作,分析了西南地区党内存在的各种不良倾向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克服措施。关于整风的目的,邓小平说,这次整风主要是查思想、查作风,看我们的同志对党的革命事业抱什么态度,在各种运动中是否执行了党的政策,是否联系了群众,工作是否做得那样好,是否合乎毛泽东思想,目的是经过整风,克服思想上政策上的混乱现象,达到思想上的统一,政策上的统一,使工作在已有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对于西南地区党内的不良倾向,邓小平指出,目前我们党内的主要错误倾向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其中更主要的是命令主义。在西南来说,这个问题比之其他地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具体例举了西南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典型事例之后,邓小平说,有的同志一遇到困难就怪新参加工作的干部,这是不应该的,由军队和老区来的3万名干部,到新区做地方工作,都是新干部,你怎么教,他就怎么学,而且学会之后很难改变。西南工作的根扎得正不正,就看这3万人的作风正不正。如果作风不正,根扎歪了,就会贻害无穷。所以,这次整风是非常必要的,整风的对象也主要放在这3万人身上,最主要的是克服严重的存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特别是命令主义。我们提倡的正确的作风,就是毛主席指出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与毛主席的教导恰恰相反。沾染这种作风的人,不可能实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可能联系群众,不可能进行自我批评,也不可能完成任务,其结果一定是损害党的工作,损害党的信誉。邓小平指出,西南还有两个错误倾向,一个是统一战线中的关门主义,一个是正在发展的蜕化、腐朽思想,这也是要在整风中加以克服的。关于克服不良倾向的方法,邓小平指出:(一)认真开展整风,同时要在这次整风中避免过去的缺点,着重启发诱导,通过检查半年来的工作,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二)根据“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犯错误的同志着重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三)在整风的基础上把党公开,让群众来监督批评。(四)严格党的支部生活,建立和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政府的监察委员会。(五)搞好学习,认真建立学习制度,加强对学习的领导。
党史回眸
1950年6月6日
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央委员35人,候补中央委员27人出席,中央各部委、若干主要省市党委书记及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军委负责人43人列席。
会议决定由刘少奇、彭德怀、习仲勋、王震、刘伯承、邓子恢、黄克诚、饶漱石、叶剑英、彭真、刘澜涛组成土改问题委员会;决定递补廖承志、王稼祥、陈伯达、黄克诚为中央委员,撤销黎玉、刘子久的候补中央委员资格。全会确定的任务和策略,对迅速战胜财政经济困难,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978年6月6日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闭幕,经中共中央批准,总政治部于4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结束。
1981年6月6日
在40年前的今天,袁隆平荣获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在授奖大会上,袁隆平代表全体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科技人员领奖。
历史瞬间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毛泽东提交《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书面报告,并发表《不要四面出击》讲话。